2010年全国婚恋情况调查研究报告

wapsky 官方认证帐号

2020-12-01 10:00

2010年全国婚恋情况调查研究报告
一、    调查背景
2010年伴随着《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为爱向前冲》等电视相亲节目火爆荧屏,当代人的婚恋观继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根据民政部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第三季度全国办理结婚登记已达779.2万对。2009年全国办理结婚登记1212.2万对,比2008年增加113.9万对,增长10.4%;粗结婚率为9.1‰,比2008年上升0.8个千分点。其中200920~24岁办理结婚登记的公民占结婚总人口比重最多,占37.0%25~29岁占34.1%30~34岁占10.7%35~39岁占6.0%40岁以上占12.2%。至2010年第三季度全国办理离婚登记131万对。2009年全国办理离婚手续的有246.8万对(含民政部门登记离婚180.2万对,法院办理离婚66.6万对),比2008年增加19.9万对,增长8.8%,粗离婚率为1.85‰, 比上年增加0.14个千分点。从近5年情况看,离婚人数逐年上升,平均增幅为7.65%。(注:粗结(离)婚率计算方法:结婚(离婚)对数除以当期人口平均数。)
图1   
表1 2001~2009年结婚率与离婚率(单位:
指标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
结婚率
6.306.106.306.656.307.197.508.279.10
离婚率
0.980.901.051.281.371.461.591.711.85
为了从当下多元化的婚恋状态中,提炼出当代人婚恋观的现状、婚恋观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全国妇联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百合网联合推出2010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揭示多元文化冲击下的当代人的婚恋观,聚焦社会热点问题,为研究、探讨相关的政策提供依据。


二、    调查设计
       依据社会性别理论、刺激-价值-角色理论,运用社会学调查方法,坚持科学设计、紧跟社会热点,以求准确客观地反映当代人的择偶观、恋爱观、婚姻观等。
社会性别理论:社会性别(Gender)是由美国人类学家格·如本(Gagle Rubin )于1976年提出的。社会性别区别于以人的生物特征为标志的“生理性别”,指的是以社会性的方式构建出来的社会身份和期待。社会性别理论分析了人类社会中两性不平等的实质和根源,认为男女两性各自承担的性别角色并非是由生理决定的,而主要是后天的、在社会文化的制约中形成的;男女两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社会对性别角色的期待和评价(如男高女低、男优女劣)、关于性别的成见和对性别差异的社会认识等等,更主要的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又反过来通过宗教、教育、法律、社会机制等得到进一步发挥和巩固,在国家参与运作下被规范化、制度化、体制化、两极化(男女二元对立)、社会期待模式化。
       刺激-价值-角色理论:根据伯纳德.默斯坦(Bernard Murstein, 1987)的刺激-价值-角色(stimulus- value- role)理论,对于一个新伴侣,有三类信息影响着关系的发展。
Ø  刺激——最初遇见的时候,他们对彼此的吸引主要基于“刺激”信息,包括年龄、外表的吸引力等明显的特征。
Ø  价值—— 在“价值”阶段,吸引取决于态度和信仰上的相似,人们开始了解他们是否喜欢同样的食物、电影和休闲方式。
Ø  角色——“角色”的兼容性变得重要,伴侣们最终会发现他们在为人父母、事业、居家等各项生活任务的基本方面是否一致。伴侣之间随着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逐渐增加了解。

三、    调查对象
本次婚恋调查历时一年的时间,采用互联网在线问卷调查与线下问卷调查、座谈会、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收集调查资料32676份。
互联网在线问卷被调查对象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大中型城市及部分农村人口,其分布详见图2、表2。
线下访谈涉及我国东部的北京市、山东省、广东省,中部的黑龙江省、安徽省、湖北省,西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陕西省等9个省、市、自治区。同时举办18场座谈会,以便深入了解我国的单身人士的择偶观、恋爱观、婚姻观等状况。




表2 各省、市、自治区分布
省(市、自治区)百分比
北京市8.3%
天津市1.5%
河北省3.3%
山西省2.5%
内蒙古自治区1.3%
辽宁省4.1%
吉林省2.2%
黑龙江省2.5%
上海市2.9%
江苏省8.5%
浙江省3.9%
安徽省3.3%
福建省4.0%
江西省2.6%
山东省5.2%
河南省5.2%
湖北省4.4%
湖南省2.5%
广东省12.1%
广西壮族自治区3.5%
海南省.6%
重庆市2.8%
四川省4.4%
贵州省1.5%
云南省1.6%
陕西省2.7%
甘肃省.9%
青海省.1%
宁夏回族自治区.3%
新疆1.2%
台湾省.1%
被调查者的具体人口统计学特征如下:
1.         性别构成
调查对象中男性占总人数的58.5%,女性占总人数的41.5%,总体呈现出男多女少的状态,显示出男性参与调查的积极性比较高。





【数据区域】——————
表3 被调查对象的性别构成
性别百分比
女性
41.5%
男性
58.5%


2.         年龄构成
被调查对象的年龄介于20~60岁之间,平均年龄29.53岁,26~30岁的人占总人数的29.5%,20~25岁的人占总人数的37.4%,两者共计占总人数的66.9%,本次调查人群以80后和85后为主,而他们也正是目前择偶人群的主体,因此本次所调查对象能够代表当今单身人士的婚恋观(备注:85后指年龄介于20~25岁之间的人;80后指年龄介于26岁~30岁之间的人;75后指年龄介于31岁~35岁之间的人;70后指年龄介于36岁~40岁之间的人;70前指年龄大于40岁的人。)




【数据区域】——————
表4 被调查对象的年龄构成
年龄百分比(%)
70前
11.3%
70后
8.5%
7513.3%
8029.5%
8537.4%



3.         学历构成
此次调查中高中(包括中专、中等职业教育、技校等)及以下学历者占总人数的24.8%;大专学历者占总人数的34.5%;本科学历者占总人数的33.8%,硕士学位者占总人数的5.2%;博士占总人数的0.6%。



【数据区域】——————
表5 被调查对象的学历构成
学历百分比(%)
高中(包括中专、中等职业教育、技校等)及以下 24.8%
大专 34.5%
本科 33.8%
硕士 5.2%
博士 0.6%
缺失 1.1%



4.         婚姻状况
本次调查中未婚人群占总人数的80.1%,位居择偶人群的主体位置;离异人群占总人数的18.8%;丧偶人群占总人数的1.1%。





【数据区域】——————
表6 被调查对象的婚姻状况
婚姻状况百分比(%)
未婚80.1%
离异18.8%
丧偶1.1%


5.         城乡构成
在城乡构成方面我们把单身人士分为4类人群:非农业户口同时居住在城市的人(即非农业户口的城市人)、农业户口但是因为工作等原因居住在城市的人(即农业户口的城市人)、非农业户口但是因为某种原因居住在农村的人(即非农业户口的农村人)、农业户口同时居住在农村的人(即农业户口的农村人)。本次调查以非农业户口的城市人为主要群体,占总人数的73.6%;农业户口的城市人占总人数的17.2%,他们虽然是农业户口,但因为长期工作、生活在城市,其婚恋观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渲染上了城市的色彩;农业户口的农村人占总人数的7.6%;非农业户口的农村人占总人数的1.7%。


【数据区域】——————
表7 被调查对象的城乡构成
城乡构成百分比(%)
非农业户口的城市人73.6%
农业户口的城市人17.2%
非农业户口的农村人1.7%
农业户口的农村人7.6%


四、    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揭示了受多元文化影响的单身人士的择偶观、恋爱观、婚姻观,我们从中精选了部分调查结果。
1.         男公务员、女教师在择偶人群中人气最高
(1)          超过四成女性希望理想伴侣的职业是公务员(详见图8、表8
41.7%的女性最希望理想伴侣从事的职业是公务员,其他受欢迎的职业依次为企事业管理人员、警察/军人、企业主、医务工作者等,说明女性在择偶中倾向于寻求稳定。
(2)          近四成男性希望理想伴侣的职业为教师(详见图8、表8
38.3%的男性希望理想伴侣的职业为教师,其他受欢迎的职业依次为公务员、医务工作者、金融财会人员等,说明男性希望伴侣的职业稳定,能够有相对充裕的时间照顾家庭。
(3)          男性对女性的职业要求不高(详见图8、表8
52.1%的男性对女性的职业没有要求,说明男性对女性的职业要求不高,包容性较强。
(4)          农业户口的农村男性更难娶妻(详见表9
农业户口的农村男性和农业户口的城市男性对伴侣的职业要求不高,选择“无所谓”选项的比例分别达到了69.9%和62.2%。
农业户口的农村男性中9.7%的人选择农民为理想伴侣,而只有0.7%的农业户口的农村女性选择农民,因此农业户口的农村男性择偶更加困难。
农业户口的城市男性选择农民为理想伴侣的比例为3.3%,与农业户口的农村男性9.7%的比例相比明显降低,农业户口居住在城市的女性选择农民为理想伴侣的比例为0.4%,与农业户口的农村女性0.7%的比例相比也降低了,说明农业户口但是因为工作等原因长期居住在城市的农村人受到城市文化的熏陶,其婚恋观发生了变化,男性和女性都不愿意娶或嫁给农民。



【数据区域】——————
表8 您理想伴侣的职业(最多选三项)(性别)
选项 女性(% 男性(% 全体(%
公务员 41.724.731.8
教师 15.138.328.7
科研人员 14.04.48.4
警察/军人 23.96.013.4
新闻工作者 2.52.72.6
文化艺术工作者 3.97.76.1
体育工作者 1.31.01.1
企事业管理人员 28.310.017.6
医务工作者 17.122.820.4
法律工作者 9.52.95.6
工程技术人员 14.23.68.0
企业主 20.45.511.7
金融财会人员 13.011.211.9
工人 0.94.43.0
农民 0.22.31.4
商业服务人员 2.25.94.4
职业经理人 15.13.38.2
无所谓 26.952.139.5


【数据区域】——————
表9 您理想伴侣的职业(最多选三项)(性别&城乡)
选项非农城农农农城非农农
女性(%男性(%女性(%男性(%女性(%男性(%女性(%男性(%
公务员 45.2 29.5 30.7 8.7 28.6 14.8 37.0 18.9
教师 15.8 42.8 16.6 22.9 10.6 29.0 24.8 36.7
科研人员 16.0 5.4 4.9 1.2 7.7 2.2 12.1 4.7
警察/军人 23.4 6.3 30.2 4.8 24.3 5.5 25.5 5.7
新闻工作者 2.6 3.0 2.7 1.1 2.1 2.3 1.8 1.8
文化艺术工作者 3.6 8.4 5.7 4.8 4.9 6.7 3.0 5.2
体育工作者 1.1 1.0 2.5 0.5 1.9 1.0 0.6 0.8
企事业管理人员 28.4 10.7 24.6 5.4 28.8 9.7 26.1 10.3
医务工作者 18.0 25.3 14.4 13.8 13.6 17.5 19.4 25.8
法律工作者 9.6 3.0 7.7 2.1 9.2 2.7 10.3 4.7
工程技术人员 14.3 3.7 13.7 3.0 13.7 3.6 13.3 5.4
企业主 20.4 6.0 17.1 3.7 22.1 4.4 13.3 4.9
金融财会人员 13.2 12.7 11.6 5.1 12.8 9.1 9.1 7.5
工人 0.9 3.2 2.3 9.6 0.7 6.1 0.0 7.2
农民 0.1 0.9 0.7 9.7 0.4 3.3 0.6 5.2
商业服务人员 1.6 5.1 4.9 8.1 4.5 8.5 3.6 3.1
职业经理人 15.6 3.3 10.4 2.7 14.3 3.9 9.1 2.8
无所谓 24.5 47.0 35.3 69.9 35.2 62.2 33.3 55.8



2.         女性在择偶时追求经济实力,男性追求外貌
(1)          除了道德人品和脾气性格,男性和女性在择偶中都看重感情投入
65.6%的女性和70.7%的男性(详见图9、表10)选择“感情投入”为自己更看重的择偶标准,在所有备选择偶标准中列居第一位,说明人们在择偶中很看重对方的感情投入。
(2)          女性更看重男性的工作能力,男性则不太看重女性的工作能力
60.3%的女性(详见图9、表10)选择工作能力为重要的择偶标准,只有20.8%的男性选择工作能力,说明女性把男性的工作能力作为重要的择偶标准,而男性不看重女性的工作能力。
(3)          在择偶中女性重视男性的经济实力,男性重视女性的容貌外表
49.7%的女性(详见图9、表10)将经济条件看作重要的择偶标准,凸显了择偶中女性对男性经济实力的严苛要求。54.0%的男性(详见图9、表10)将容貌外表作为重要的择偶标准,凸显了男性对女性容貌的要求。
【数据区域】——————
表10     除了道德人品、脾气性格,您更看重以下哪些择偶标准(最多选三项)(性别)
选项 女性(% 男性(% 全体(%
容貌外表 22.954.041.1
家庭背景 21.222.221.8
经济条件 49.713.928.8
文化水平 33.731.532.4
工作能力 60.320.837.2
感情投入 65.670.768.6
兴趣爱好 29.545.939.1


3.         男性的择偶压力源自于女性对男性经济上的要求
(1)          男性要有稳定收入、有房、有一定的积蓄才能结婚
男女对“男性具备哪些经济条件才能结婚”上基本达成了一致,位列前三的选项分别是有稳定收入(85.9%)、有房(57.6%)、有一定的积蓄(53.8%)(详见图10、表11)。
(2)          七成的女性认为男性必须有房才能结婚
70.8%的女性(详见图10、表11)认为男性必须有房才能结婚,在房价持续走高的今天,房子无异于巨额经济财产,这也意味着经济是男性择偶的主要压力,同时我们可以看到48.2%的男性(详见图10、表11)认为有房才能结婚,男性和女性对房的看法上有一定的差异。
【数据区域】——————
表11     您认为男性具备哪些经济条件后才能结婚(多选)(性别)
选项 女性(%男性(%全体(%
有房 70.848.257.6
有车 18.614.816.4
有稳定收入 92.880.985.9
有一定的积蓄 61.648.253.8
父母有经济实力 9.76.37.7
无所谓 4.015.510.8


4.         女性的择偶压力源自于男性对女性年龄的要求
(1)          超九成的男性认为女性应该在27岁之前结婚
92.2%的男性认为女性应该在27岁前结婚,其中59.9%的男性认为女性最佳的结婚年龄在25~27岁,32.3%的男性认为女性最佳的结婚年龄在20~24岁(详见图11、表12),可见女性虽然在择偶时不存在经济上的压力,但是年龄对女性的择偶相当残酷。
(2)          男性和女性都认为女性最佳的结婚年龄为25~27
59.9%的男性和62.4%的女性认为女性最佳的结婚年龄在25~27岁(详见图11、表12)。
(3)          24.1%的女性认为28~30岁是女性最佳的结婚年龄
24.1%的女性认为自己最佳的结婚年龄在28~30岁,只有7.2%的男性认同此观点(详见图11、表12)。
【数据区域】——————
表12     您认为女性最佳的结婚年龄是(性别)
选项 女性(% 男性(% 全体(%

5211 次浏览 1 条评论 收藏

说说我的看法

登录后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1个评论
wapsky 楼主 官方认证帐号 2020-12-01 10:00
[attach]171[/attach]提供报告文档下载.各位可以下载回去慢慢研究。
回复
作者信息

wapsky

官方认证帐号

450
贴子
5
粉丝
热门贴子

免费试用


咨询热线


在线咨询